课程名称 |
军事理论 |
使用教材 |
《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程》(第3版)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,2024年8月 |
课程性质 |
通识课 |
适用专业 |
2025级全校各本科专业 |
学时 |
36学时 |
课堂教学周 |
2周—14周(第5周放假,共12周) |
正式上课时间 |
2025年9月8日——11月28日 |
考核方式 |
闭卷考试(期末考试占70%,平时成绩占30%) |
周次 |
时数 |
教学内容 |
教学要求 |
第2周 |
3 |
第一章 中国国防 第一节* 国防概述 主要内容:课程介绍,考核要求。国防的内涵、国防类型、国防历史与启示、现代国防观;国防法规体系、公民的国防权利与义务。 |
了解该课程的基本情况,讲清楚大学军事课有军事理论和军事技能训练两个部分的内容。介绍课程要求及考核标准等。让学生理解国防内涵和国防历史,树立正确的国防观;了解我国国防体制、国防战略、国防政策以及国防成就,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。 |
第3周 |
3 |
第二节* 国防法规 第三节* 国防建设 主要内容:国防体制、国防战略、国防政策、国防成就、军民融合。 |
熟悉国防法规,掌握国防法、兵役法、国防教育法等主要法规,讲解学校征兵工作政策,理解国防建设的必要性,掌握国防建设成就等,增强学生国防意识。 |
第4周 |
3 |
第四* 武装力量 第五节* 国防动员 主要内容:中国武装力量性质、宗旨、使命及武装力量构成,人民军队的发展历程;国防动员内涵、国防动员主要内容及意义。 |
了解我国武装力量的构成体系、国防动员的主要内容,了解我国国防体制、国防战略、国防政策以及国防成就,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。 |
第5周 |
0 |
国庆放假 |
国庆放假 |
第6周
|
3 |
第五节 * 国防动员 第二章 国家安全 第一节 国家安全概述 主要内容:总结第一章节内容,对知识点进行梳理,重难点进一步强调。国家安全的内涵、原则、总体安全观。 |
掌握国防动员的程序,理解国防动员潜力调查统计工作,要求全面掌握本章节重难点知识;正确把握和认识国家安全的内涵,理解我国总体国家安全观,提升学生防间保密意识; |
第7周 |
3 |
第二节 * 国家安全形势 主要内容:我国地缘环境基本概况、地缘安全、新形势下的国家安全、新兴领域的国家安全。 |
了解我国周边安全形势,理解世界百年有之大变局的整体情况,深刻认识当前我国面临的安全形势。 |
第8周
|
3 |
第三节*国际战略形势 主要内容:世界主要国家国防体制与战略动向、国际战略形势现状和发展趋势
|
了解世界主要国家军事力量及战略动向,增强学生忧患意识。 |
第9周
|
3 |
第三章 军事思想 第一节 军事思想概述 第二节 外国军事思想 第三节 *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主要内容:军事思想的内涵、发展 历程以及地位作用;外国军事思想 的主要内容、特点以及代表性著 作;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、特点以及代表性著作。 |
了解军事思想的内涵和形成与发展历程,了解外国代表性军事思想,熟悉我国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、地位作用和现实意义。 |
第10周
|
3 |
第四节 *当代中国军事思想 主要内容:毛泽东军事思想、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、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、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、习近平强军思想。 |
毛泽东军事思想、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、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、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、理解习近平强军思想的科学含义和主要内容,使学生树立科学的战争观和方法论。 |
第11周 |
3 |
第四章 现代战争 第一节 战争概述 第二节 *新军事革命 主要内容:战争的内涵、特点、发展的历程;新军事革命的内涵、发展演变、主要内容。
|
了解战争内涵、特点、发展历程,理解新军事革命的内涵和发展演变。 |
第12周
|
3 |
第三节 机械化战争 第四节 *信息化战争 主要内容:机械化战争的基本内涵、主要形态、特征和代表性战例;信息化战争的基本内涵、主要形态、特征、代表性战例,战争形态发展趋势。 |
掌握机械化战争、信息化战争的形成、主要形态、特征、代表性战例和发展趋势,使学生树立打赢信息化战争的信心。 |
第13周
|
3 |
第五章 信息化装备 第一节 信息化装备概述 第二节 *信息化作战平台 主要内容:信息化装备的内涵、分类、对现代作战的影响以及发展趋势;各国主战飞机、坦克、军舰等信息武器装备发展趋势、战例应用。
|
了解信息化装备的内涵、分类、发展及对现代作战的影响,掌握联勤作战的特点,指挥控制系统间的对抗。 |
第14周 |
3 |
第三节 综合电子信息系统 第四节 信息化杀伤武器 主要内容:指挥控制系统、预警系统、导航系统等装备电子信息系统发展趋势、战例应用;新概念、精确制导、核生化武器装备等武器装备发展趋势、战例应用。 |
熟悉世界主要国家信息化装备的发展情况,激发学生学习高科技的积极性,为国防科研奠定人才基础 |
备注 |
|
以上进度安排是根据课时作的总的计划安排,教师在完成计划内容的基础上,如遇放假等事宜对教学进度有影响,具体的课程内容教师可根据自己的上课进度作适当调整。 |
|
|
|
|
|
|